《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第七届期刊编辑委员会第4次工作会议于2023年4月21日在武汉荷田大酒店(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滨湖路16号)召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陆军军医大学、湖南省农科院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原子能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所、浙江正实辐照技术有限公司、湖北科技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核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18个单位的吴国忠、李勇平、李林繁、李志刚、刘芬菊、彭静、孙静、汪谟贞、王谋华、翟茂林、王锋超、李月生、马骏、邓鹏飏、傅俊杰、黄玮、李景烨、李银涛、林铭璋、凌永生、王克勤、翁汉钦、俞家华、黄江、支敏、付雅静、赵翠兰等27名编委代表出席了会议。
联合编辑部主任李勇平研究员在会上做了主题报告,介绍了2022年底各机构发布的最新期刊指标数据,并汇报了2022年以来期刊的投稿稿源及论文出版情况。国内主要机构(CJCR、CNKI、CSCD)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辐射学报》的影响因子在2022年度比2021年提高10%以上。继期刊在2021年被SCOPUS数据库收录后,2022年又被世界五大文献检索系统之一的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收录。2022年《辐射学报》顺利完成了第40卷6期的出版工作,累计发表67篇文章(包括6篇封面论文)。新增两篇文章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论文)。期刊积极探索数字化出版路径:所有文章均通过网络首发、微信公众号、E-mail推送、期刊网站、数据库收录等方式进行推广,增加文章网络显示度。
根据专家申请并经主编同意,会议就编委增补及候选人情况进行了讨论,与会编委一致同意增补华中科技大学黄江研究员和湖北科技大学李月生教授2人为期刊新任编委。在随后的期刊优秀论文与优秀审稿专家环节,编辑部汇报了2018-2021年期刊学科栏目影响力排名情况,展示了本届编委投稿、审稿、组稿等参与期刊建设的具体贡献数据。与会专家就候选论文情况及专家审稿数进行了征询和讨论,最后一致推荐9篇候选论文为本次评选的期刊优秀论文,并选出9位优秀审稿专家。
在自由讨论环节,专家们针对期刊编辑出版现状,讨论期刊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建议。对于提高稿源数量主要号召研究一线的年轻人,鼓励青年编委和研究生积极投稿。与日本专业学会的优秀文章“互换”,交换版权,加强两国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确认版权许可),在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开辟专栏。对于业界的优秀文章,邀请知名专家撰写评论,帮助青年学者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和重要进展。对于扩大期刊宣传,苏州大学的编委俞家华表示,将和其他两位编委一起在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积极宣传。移动阅读时代,为方便手机阅读,应加强封面文章和优秀文章在微信公众号的推广。《辐射学报》1983年创刊,至今已40年,针对一些主题组织专家撰写稿件,组织出版“创刊40周年”专刊纪念。
吴国忠主编在会议总结时指出了期刊面临的一些问题:投稿文章写作质量不高,编辑部应加强投稿写作质量的初审检查,视情况以视频讲座的方式帮助作者提高写作水平,各位导师也应适当监督把关。对于封面文章,希望各位老师多提供有创意的研究论文和写得好的综述文章;增加关于设备文章的数量,生物医学与生物学栏目的文章需要多借助专家评阅。为激励编委老师积极参与到期刊建设中来,2~3年内可能调整编委人员。最后主编对各位与会编委老师表示感谢,并邀各位编委老师对期刊的发展继续关注并支持。